close

樂透彩資訊城,賓果對獎,如何中大樂透,大樂透開獎,德州撲克國際版,539樂透開獎,台灣彩券賓果開獎號碼,大樂透獎金分配,機械百家樂作弊,九州娛樂影城,中華職棒戰況,3on3籃球賽,中華職棒預售票,lamigo棒球場,台灣運彩比分,台灣運彩經銷商,棒球賽時間,2015中華職棒,2015籃球比賽報名,ˋ中華職棒,台灣棒球,台灣彩券賓果各期號碼,籃球比賽2015,百家樂遊戲規則,百家樂路單,籃球隊人數,賓果遊戲玩法,今日棒球,樂透即時,中華職棒大聯盟全球資訊網,大樂透大樂透,菲律賓九州娛樂城,街頭籃球賽,樂透賓果,大專盃棒球,樂透即時開獎,台灣公益彩券開獎號碼,樂透威力彩,中華職棒重播,中華職棒線上轉播


豪華中大型房車一向是個相當迷人且發展穩定的級距,入門以上、旗艦以下的中高階定位,往往是人生進階的優質之選,家庭、商務兩相宜的多重能力展現,即使在當今SUV如此泛濫之際,也能保持穩定的銷售地位。貴為品牌旗下中堅份子,每當新車型開發時總能獲得大量的新科技挹注,幾乎可說是當家火力展示的最佳平台。本回我們所集結的三款中大型豪華房車,便是從去年中開始陸續導入國內市場的當紅炸子雞,BMW 5 Series與M.Benz E-Class早已在此戰場廝殺得難分難解,另外S90則以集十年大成之姿亮相,企圖以重新詮釋的豪華標準來挑戰德國老字號品牌!


柴油車型以往在此級距中一直不是熱門人選,無非是因為引擎運轉品質所營造的震動或是噪音不被此等級車型所允許,如今拜科技進步之賜,此刻板印象已悄悄在改善當中。受惠於渦輪科技與變速系統的飛快進步,不僅車輛NVH表現得到十足改善,渦輪+柴油組合而成的強勁低扭反而成為市區代步的優勢所在,輔以變速系統細膩、平順的傳遞質感,柴油與汽油引擎間的舒適性差異早已縮小不少,這也是我們這次以柴油車型為主力的原因之一,可以一同檢視三具柴油引擎的實際表現。

《BMW 520d》


歷經六個世代演進,跨入最新G世代的G30 5系列,自初代車型以來即憑藉著出色的運動能力搭配豪華等級的座艙陳設,始終是操駕樂趣至上的車主首選。隨著新一代品牌旗艦7系列問世,較晚現身的G30 5系列自然沿用大量來自7系列的數位科技配備與安全輔助系統,加上質感精進的座艙鋪陳,完全不讓其它對手專美於前,展現雄厚且出色的產品本質。

新一代5系列自今年二月於國內發表至今,已擁有六種動力、九種車型的完整選擇,包括520d/520d Luxury/520i Luxury/520i M Sport/530i Luxury/530i M Sport/530d M Sport/540i M Sport/M550i xDrive,只差性能一哥M5尚未到來。另外原廠代號G31的5 Series Touring也已於本月份發表,率先提供520d Touring Luxury、520i Touring Luxury及530i Touring M Sport三種車型選擇。

《Volvo S90 D4》


堪稱十年磨一劍的S90,同樣是繼XC90豪華休旅之後的最新力作,不僅外觀融入完整的新世代家族樣貌,自XC90所引領起的數位化內裝與完整主、被動安全配備,皆被S90完整傳承,另外在動力與底盤方面,除延續Drive-E世代汽、柴油動力,全新SPA模組化底盤採用亦為一大亮點,為S90帶來脫胎換骨的操駕感受,再次重新定義此北歐品牌對於豪華房車的完整詮釋。

Volvo S90已於去年底來到台灣,初期引進D4與T5兩種動力選擇,並各自劃分為Momentum及Inscription兩種車型等級,R-Design版本目前尚未導入,至於性能表現更好的D5或是T6動力則僅見於本月份剛發表的V90 Cross Country。

《M.Benz E220d》


代號W213的新一代E-Class於去年初的北美車展中發表,國內總代理也很迅速的在年中引進這輛品牌主力房車,New E-Class所肩負的重責大任也讓它在發表之際備受討論,主因不外乎來自大C、小S般的家族化外貌,不過其實早在W140 S-Class時代便以如此,只是開創四圓燈造型的W210 E-Class在當年實在前衛而讓人印象深刻,成為往後W211、W212獨樹一幟的外表起源,回歸家族一致化外型的這輛W213才會讓大家覺得似乎少了前三代車型的「衝突」感,還好在設計師的巧手之下,New E-Class依舊擁有雍容、大器的討喜外表,全面數位化的座艙更是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New E-Class國內發表至今約一年,目前也是除了性能旗艦E63尚未到齊以外,房車方面已提供E220d/E200/E250及掛名AMG旗下的E43 4MATIC,等多款動力選擇,再依車型等級分為Avantgarde/Avantgarde Lux/Exclusive等車型,加上陸續導入的Estate旅行車與Coupe雙門跑車,New E-Class同時也是此級距內擁有最多車型選擇的車款。


外型尺碼與主要配備差異.


車型一再放大已是眾家車廠研發新車的必須條件,畢竟要讓車內空間有顯著進步,加大尺碼是最直接的方式,使這三款新世代房車的車長都已逼近5米大關,軸距亦都超過2.9米,在下方的車內空間比較中,我們發現三款車的空間表現都在伯仲之間,除了頭部空間有微小差異,內部寬度與膝部空間皆讓人十分滿意!附上車身尺碼表格與外觀主要的頭燈、鋁圈、套件內容供大家參考~







車型520dS90E220d
長(mm)493649634923
寬(mm)186818791852
高(mm)147914431474
軸距(mm)297529412939

《BMW 520d》


520d Luxury配置標準型LED頭燈(包含LED日行燈、LED霧燈),另外將進階LED主動式轉向頭燈、遠光燈輔助系統、頭燈高壓清洗裝置等功能列為選配項目。


新一代5系列均將主動式進氣調節水箱護罩列為標配項目,開啟時有助於進風散熱,關閉則可降低風阻來增進油耗表現。試駕車為搭載Luxury Line風格套件的520d,另外車主也可選配更具運動風格的M Sport內、外觀套件,其中若選配M款跑車化懸吊更可降低10mm車身高度。

《Volvo S90 D4》


S90 D4 Inscription除標配全LED頭燈燈組以外,也將自動轉向功能及AHB主動適路性照明系統列為標配,結合前方攝影鏡頭與影像處理科技後,自動針對路況調節遠/近燈切換,並會在對向來車駛近或接近前車時自動遮蔽部份燈光,避免遠燈影響它車視線。


無論是D4或著T5車型,目前僅提供Momentum與Inscription兩種車型可選,R-Design運動化套件尚未引進,兩者間的差異不大,主要除了鋁圈尺碼大小(18/19吋),便是Inscription車型採用圖中這款直瀑式水箱護罩,Momentum車型則為亮黑色材質。

《M.Benz E220d》


前三代E-Class特殊的四圓燈或四方燈頭燈造型,在W213被濃縮至頭燈內部的兩條LED日行燈,E220d與520d一樣配置標準型LED頭燈,使用84顆LED組合而成的多光束LED智慧型頭燈需加價選配。


目前台灣賓士僅為E220d柴油車型提供Avantgarde單一等級,配有此款雙柵式霧銀色水箱護罩,而E220d目前無法選配帥氣的AMG Line外觀套件。

《BMW 520d》


520d Luxury標配此款多輻式18吋鋁圈與失壓續跑胎,配胎尺碼為245/45R18,原廠當然亦有提供多款尺寸與鋁圈式樣給準車主選配。

《Volvo S90 D4》


S90 D4 Inscription則是配置十輻式19吋鋁圈,配胎尺碼為255/40R19。 

《M.Benz E220d》


E220d Avantgarde一樣配備十輻式鋁圈,不過尺碼比起對手們略減為17吋,對於乘坐舒適性或操駕表現倒未有明顯感覺,配胎尺碼為225/55R17。

內裝配備與空間呈現


《BMW 520d》


進化至G世代的5系列,內裝質感完全比照自家大哥G11/G12 7系列的水準,無論是用料質感或設計風格均有大幅度精進,在以往陽剛味較濃厚的車艙氛圍中,加入更豐富的感性因素,配合數位化顯示內容與試駕車款的橘黑雙色內裝,整體豪華感受是與上一代車型的主要差異。


方向盤造型別緻並深具質感,層次分明的按鍵使用起來相當就手,左、右兩側另設有滾輪來幫助選單功能選取。

儀錶模式一
儀錶模式二
儀錶模式三
右側內容一
右側內容二
數位化儀錶板的內容豐富度、變化性及觀看炫目程度真的非傳統儀錶所能比擬,有實際接觸過的網友相信很難抗拒這種科技進步所帶來的誘惑!這三輛車均配有數位化儀錶,在5系列中,可跟隨行車模式而有Sport/Normal/Eco三種顯示變化,每款模式的顯示內容與色澤都會有所改變,右側圓形儀錶更可切換為多媒體內容或是導航資訊,便利性大幅提升!

多媒體螢幕一
多媒體螢幕二
多媒體螢幕三
多媒體螢幕四
位於中控台上的多媒體影音系統同樣也是現代車廠努力琢磨的一項配備,目前主流規格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像新5系列或E-Class,採用尺寸較大的傳統螢幕配置搭配觸控面板或旋鈕操作;第二種就有如S90直接以一塊大型觸控式螢幕取代原本中控台上的所有按鍵功能,無論形式為何,愈趨多元的顯示項目以及互聯網功能已是新世代豪華車款趨勢。

以這輛520d Luxury來說,這塊10.25吋觸控式多媒體螢幕的功能可說是本次評比中功能最為齊全,不僅是新一代圖像化介面操作簡易,整合智能衛星導航系統、藍牙、硬碟、倒車顯影等功能齊全,加上有趣的手勢控制與實用的智慧互聯駕駛服務套件,功能面十足完整且強大!

另外BMW還提供可與車輛連結的手機APP使用,每輛車可鎖定至一支手機,這次車主便可透過APP來遠端上鎖、解鎖車輛或是開啟空調、輸入導航等功能,筆者試駕時已親自體會這個APP的好處,因為試駕過程中曾將520d上鎖後去拍攝別車,結果回來後找不到鑰匙,只好連絡原廠人員使用APP遠端解鎖後先取出攝影器材再來尋找鑰匙...還好最後有找到!


除使用觸控、手勢方式操作以外,排檔座右側亦附有iDrive旋鈕、實體按鍵與手寫面板來執行選取及輸入功能。


520d Luxury並將實用的手機無線充電功能列為標準配備,如果你的手機像筆者一樣具有無線充電功能,每次開車時都會覺得真的很方便!

《Volvo S90 D4》


與另外兩部車的內裝線條設計相較之下,S90車艙線條顯得簡約且充滿溫暖的舒適感受,像是走進IKEA裡面一間陳設典雅但是用料質感細膩的愜意空間,透過NAPPA真皮座椅與淺色斜紋胡桃木飾版加持,給予乘客放鬆、舒適的乘坐空間,另外巧妙融入其中的數位儀錶板及中央大型觸控式螢幕,同樣是S90內裝聚焦重點。


方向盤式樣與內裝風格一致,沒有過多的配件點綴,但該有的按鍵功能一項不少。

儀錶模式一
儀錶模式二
儀錶模式三
儀錶模式四
儀錶選單
S90儀錶板同樣具有三種模式切換,並可將中央區域放大來顯示導航或著多媒體內容,旅程/媒體/電話/導航等行車資訊選單另外顯示於右下角。


透過中控台螢幕可選擇儀錶板中央的顯示內容,像是正在播放的媒體資訊或是導航地圖。 




S90 D4 Inscription並將另外兩輛車須加價選配的HUD抬頭顯示器列為標準配備,顯示內容完整且豐富,除了導航資訊、藍牙通訊等,道路速限標誌及駕駛輔助科技亦包含其中,對駕駛者來說極為實用。

多媒體螢幕一
多媒體螢幕二
多媒體螢幕三
多媒體螢幕四
鑲嵌於S90中控台上的九吋觸控式多媒體螢幕相信大家已不陌生,在先前XC90每款車型試駕時皆曾介紹,先不提及豐富內容,光是佇立於中控台上的這具大尺寸螢幕即已顛覆我們對以往Volvo內裝的刻板印象,同時也是內裝簡約感的主要功臣之一,僅留下不到十顆的實體按鍵。主螢幕畫面分為四大項目,底部為空調系統調整,螢幕上方另有下拉式選單或左、右滑動都有相關功能切換,稍加熟悉後即可上手。

《M.Benz E220d》


介紹主角來到這輛E220d,賓士拿手的車內質感營造同樣在W213 E-Class身上充分發揮,以一道曲線優美的木紋飾版貫穿儀錶台並連接兩側車門,上半部援引來自S-Class的一體式兩具12.3吋數位螢幕(12.3吋儀錶板於E220d列為選配項目),下半部中控台以融入實體按鍵的平滑黑色飾版呈現,搭配精緻的按鍵與圓形出風口設計,將古典與現代元素融合得恰到好處!




造型同屬典雅的方向盤,功能看似與兩位對手無異,實際上New E-Class於方向盤兩側加入兩顆觸控式按鈕設計,可上下左右滑動或按壓來選取、確認選單,是一樣習慣操作方式後會感到相當方便的貼心配備。 

儀錶模式一
儀錶模式二
儀錶模式三
儀錶模式四
儀錶選單
右側儀錶一
右側儀錶二
此具12.3吋數位儀錶板列為E220d的選配項目,標準配置是傳統雙圓儀錶搭配中央行車資訊顯示螢幕,數位儀錶需E250 Avantgarde以上車型才為標配。與前兩位對手相較下,此儀錶可說是將數位化效果發揮得淋漓盡致,色彩豐富的高解析度螢幕不僅賞心悅目,還可分為運動/古典/前衛三種顯示模式,右側儀錶亦可切轉速錶/導航/ECO節能顯示項目,完整內容與高度變化性同樣兼具實用性,可惜在入門車型上列為選配,不過是項值得準車主投資的選配項目。


如前文提及的方向盤觸控按鈕功能,在選擇螢幕選單時即可發揮功用,駕駛者不必按壓方向鍵來調整,僅需用手指左右滑動即可輕鬆移動選單。 


中控台上方這具12.3吋COMAND Online多媒體系統同樣列為選配,標準配置是8.4吋螢幕,車主若選配本項配備,便會發現多媒體螢幕的選單呈現與儀錶板相仿,皆是以橫向選單來顯示主要功能,整組選配包含原廠3D中文衛星導航、藍牙、觸控手寫板、Apple CarPlay手機連結與交通號誌輔助等功能。


多媒體螢幕操作方式可經由中央鞍座上的旋鈕及手寫觸控版,位置剛好在中央扶手前方,使右手可舒適的依靠在扶手上操作。

座椅配置與空間體驗


《BMW 520d》


520d Luxury於雙前座皆配備電動調整與電動腰靠,駕駛座並附有記憶功能,前座兩張座椅的舒適性亦有高度水準演出,乘坐感受極佳且包覆性表現不差。


在進行後座空間乘坐示範前,我們一律請175公分高的同事將副駕駛座調整至一個拳頭膝部空間的乘坐姿勢。




以175公分高的乘客示範來說,三輛車於後座乘坐空間的表現都在伯仲之間,膝部方面均能擁有至少兩個拳頭的活動空間,頭部空間也不會感到壓迫,其中又以520d的頭部空間表現最佳。


520d於後座提供空調出風口、兩個置物格與一個電源接孔。


行李廂空間並未提供實際數據,內部空間雖屬方正,但寬度明顯被兩側突出的隔板所影響。

《Volvo S90 D4》


S90 D4 Inscription的車內座椅使用NAPPA真皮鋪陳,雙前座除具有基本電動調整以外,另外附有電動腰靠、電動腿部延伸支撐及電動加熱功能,支撐性與功能十分完整!


在進行後座空間乘坐示範前,我們一律請175公分高的同事將副駕駛座調整至一個拳頭膝部空間的乘坐姿勢。




S90軸距雖比520d少了三公分左右,並未依此影響到內部乘坐空間,後座同樣擁有超過兩個拳頭的膝部空間表現。


S90 D4 Inscription是三輛車中唯一將四區恆溫空調列為標配項目的車款,而且下方還提供一個120V電源插座。


行李廂容量為500公升,內部空間寬大、平整,實用性相當不錯。

《M.Benz E220d》


雙前座乘坐舒適感受及包覆性與520d不分軒輊的E220d,座椅是採用ARTICO材質包覆,於前座同樣附有電動調整及四向電動腰靠調整功能。


在進行後座空間乘坐示範前,我們一律請175公分高的同事將副駕駛座調整至一個拳頭膝部空間的乘坐姿勢。




E220d軸距雖為三車最短,但絲毫不影響到內部空間表現,後座同事依舊保有超過兩個拳頭的膝部空間乘坐。


多區恆溫空調與520d一樣列入選配,另外於空調出風口下方附有一個小型置物空間及12V電源接孔。


540公升的行李廂空間為三車表現最佳,寬度與深度都相當出色,還可透過6/4分離椅背傾倒來轉換載物空間利用。 

安全配備檢視


先後於兩年內發表的三輛中大型豪華房車,不僅在座艙豪華水準或數位化程度集中火力,安全輔助配備的完整性同樣是競爭重點,因此筆者分別以表格方式列入這三輛車所標配的主、被動安全配備:

車型520dS90 D4E220d
重點安全配備●全車六具氣囊
●DSC動態穩定系統
●主動防撞輔助系統
  與行人偵測
●盲點偵測警示
●車道偏離警示
●後方車流警示
●後方防撞警示
●Active Protection
  主動安全防護
●自動停車輔助
●全車六具氣囊
●ESC動態穩定系統
●CitySafety都會安全防護
●BLIS盲點偵測
●CVW車輛逼近警示
●CTA倒車車側警示
●CWFAB碰撞暨主動煞車
●RCWFAB後方來車碰撞預
  防警示暨主動煞車
●PDFAB 行人偵測暨完全主
  動煞車系統
●CDFAB 單車客偵測暨完全
  主動煞車系統
●大型動物偵測暨完全主動煞
  車系統
●RSI路線標示暨速限警示
●DAC 駕駛疲勞警示系統
●Run-off Road Mitigation 
  衝出路面安全防護及輔助    
  系統
●ACC主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
●LKA車道維持輔助系統
●LDW車道偏離警示系統




●全車七具氣囊
●ESP電子操控系統
●主動防撞輔助含
  移動行人偵測
●後方橫向車流警示
●起步速限輔助
●盲點輔助
●PRE-SAFE
  主動安全防護音波
●PRE-SAFE
  主動安全防護
●側風穩定系統


由圖中可見S90 D4 Incription所標配的主、被動安全輔助系統真的是琳琅滿目,然而安全配備亮點不僅於此,S90全車系將第二代PA半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列為標準配備,這在另兩位同級對手是必須加價選配的項目。

動力表現、百公里加速與操駕感受



三者不約而同地採用2.0升柴油引擎加上渦輪增壓輔助作為動力單元,其中520d與S90 D4搭配八速手自排變速系統,E220d則直接換上新世代9G-TRONIC九速手自排變速箱,以下除了分享三款車型的實際操駕感受以外,我們也進行0~100km/h加速實測來檢視各自動力展現,先附上簡易動力數據表格:

車型520dS90 D4E220d
最大馬力(hp/rpm)190/4000190/4250194/3800
最大扭力(kgm/rpm)40.8/175040.8/1750~250040.8/1600~2800
變速系統八速手自排八速手自排九速手自排
驅動方式後輪驅動前輪驅動後輪驅動
0~100km/h加速實測(秒)7.868.098.97

《BMW 520d》



520d的動力來自1995c.c.的2.0升柴油渦輪引擎,此具動力為延續上一代F10 5系列而來,運轉品質與成熟度均有一定水準,加上G30 520d經過大幅度減重,因此在同樣的動力架構下,G30 520d可擁有更出色的加速及油耗表現。透過渦輪增壓輔助,190hp最大馬力可在4000rpm時輸出,40.8kgm強勁扭力則可在1750rpm時盡數釋放,賦予520d節奏明快且力道十足的順暢感受。




520d的動力銜接來自此具八速手自排變速系統,並附有Sport/Comfort/ECO Pro三種模式切換,換至Sport模式的轉速、換檔反應將更為活潑。


在0~100km/h加速的實際測試中,520d測得7.86秒的加速成績,與原廠公布7.5秒的數據相去不遠,表現已屬優異。 


強勁的低扭輸出本就是柴油引擎的優勢所在,透過渦輪增壓輔助及變速系統換檔邏輯的緊密結合,在520d身上不容易察覺起步過程中渦輪遲滯的現象發生,於Comfort模式保有細膩而順暢的加速流暢性,輔以G30明顯精進的車室隔音,車內絲毫無法察覺柴油引擎的運動聲響,在尚未體會其運動能力前,已能明顯感受比F10更進一步的車艙乘坐品質。


BMW 5系列本是一輛以操控樂趣見長的中大型豪華房車,隨著上一代F10問世,BMW已為其添增更多的舒適性感受,如今G30將此比例再度提升,加上520d不像上回試駕的530i搭配M Sport運動化懸吊,而是偏向舒適取向的懸吊設定,更能吸收來自不平路面的衝擊力道,單以舒適性來說也比F10有所進步。


即使舒適比例增加,BMW仍未忘記5系列的操控優勢所在,G30底盤採用Efficient Lightweight輕量化結構打造,使用高強度鋼材、鋁合金與深拉鋼結構交互搭配,使G30整整減去一百公斤車重,搭配前雙A臂、後多連桿懸吊配置,G30同樣俱備靈活、準確的車頭轉向反應,只差520d的舒適性懸吊對於激烈操駕時的車身動態反應慢了一點,準車主若想同時擁有進階操駕樂趣,建議還是選配M Sport運動化懸吊。



《Volvo S90 D4》




S90 D4動力來自Drive-E世代的2.0升渦輪增壓柴油引擎,190hp/40.8kgm最大動力與520d完全相同,190hp最大馬力輸出時機落於4250rpm,峰值扭力則出現在1750~2500rpm間,變速系統同樣搭載八速手自排變速箱,原廠公布百公里加速數據為8.2秒。 


  

變速箱搭配八速手自排變速系統,另外提供Eco/Comfort/Dynamic三種駕馭模式選擇,或駕駛者可進入Individual來自行設定各項條件。 


在百公里實際加速測試中,我們測得8.09秒的加速成績,甚至比原廠公布數據再快了一點點,在測試過程中,可以感受到S90 D4於起步的爆發力稍緩了一點,不過在中段以後的加速力道便顯得愈趨飽滿。


S90 D4能有如此加速表現實屬不易,因為攤開三輛車的規格表來看,S90 D4足足比兩位對手分別多了160~190公斤的車重,對加速表現來說是個明顯負荷,不過就像前文提及,S90 D4除了起步加速慢了點,隨後逐漸加溫的飽滿力道立即在中、後段加速顯現出來,進而追晉甚至超越對手,面對運動性見長的520d也不過僅有0.23秒的微小差距。 


S90亦採用來自XC90的兩項重要結構,一項是新世代SPA模組化底盤配置;第二項是特殊的後單體式懸吊結構。SPA底盤擁有高度延展性,除了前輪軸至防火牆距離無法改變外,剩餘部份皆可隨不同車型調整,因此在往後的60世代改款也將全數採用。受到SPA底盤與全新懸吊系統加持,S90操駕水準已有大幅度進步,就像是當初我們對於New XC90的好評一般,轉向聽話且受控,以往舊世代Volvo容易發生的轉向不足也已消弭許多。


面對兩位德系對手,S90呈現得是穩定、舒適為主的行路質感,即使D4車型配置Dynamic運動底盤,並未真正強調運動能力展現,而是在運動性與乘坐品質間取得不錯平衡,對於坑洞處理能迅速抹平,降低車內乘客對於路面狀況的衝擊感,當駕駛者選擇以較高速度穿梭於山路,S90亦能面不改色的從容應付,明顯進步的整體協調性是與上代車型主要差異。



《M.Benz E220d》




E220d則是以此具原廠代號OM654,排氣量1991c.c.的2.0升直列四缸柴油渦輪引擎作為動力來源,同樣在缸內直噴雨渦輪增壓雙重輔助下,身懷194hp/40.8kgm最大動力,輸出時間則與對手稍有不同,194hp最大馬力現身於3800rpm,40.8kgm最大扭力則落在1600~2800rpm間,搭配9G-TRONIC九速手自排變速系統,原廠提供百公里加速數據為7.3秒。 


E220d於0~100km/h加速測試中,跑出8.97秒的加速成績。 


出色的運動性能是我們對於W213 E-Class操駕方面的直接感受,也是與上一代車型相較下的主要進步之處,即使E220d本車懸吊配置為舒適性懸吊,在山路試駕中依然可以充分體會其輕巧、犀利的轉向反應與協調性極佳的車身動態,都是E220d給予駕駛者高度操駕信心的優勢所在。


W213顯著進步的運動能力並未犧牲掉原本擅長的行路舒適性,柔中帶韌的懸吊阻尼設定,不僅可在彎中保有足夠的支撐性,使車身維持流暢的行駛節奏,過程中若遭遇坑洞或不平路面襲擊,E220d亦能有效的舒緩來自路面回饋的衝擊感,車內乘客僅會感到一絲跳動帶過,隨即恢復平穩的姿態前進。 


原本5系列與E-Class之間存在明顯區隔的操駕能力差異,如今隨著一代代車型演進,E-Class已逐漸拉近差距,到W213可說是達到平起平坐的地步,我們先前試駕的E43 4MATIC及M550i xDrive亦有類似感受,不免讓人期待新一代M5與E63 S能快點到來,看看兩位性能一哥會如何詮釋新世代性能豪華房車。




以柴油動力來說,本篇三位主角皆已擁有成熟的柴油引擎技術,無論是運轉品質或噪音控制均已獲得明顯改善,不僅在車內難以察覺,在變速系統的良好銜接效率下,也都具備八秒左右加速破百的實力展現,若動力表現並非首要條件,如此性能已能應付日常代步或假日休閒所需,柴油引擎還具有較佳的油耗表現。

在中大型豪華房車市場中,一直都是雙B品牌的天下,於六月份銷售報告中,甚至雙雙進入進口小客車銷售排行榜前五名,G30與W213所展現的強悍實力只會讓其它對手追得更辛苦!不過這回一同加入評比的S90 D4,不僅在動力表現足具水準,更顯豐富的配備清單搭配完整的主、被動安全配備,都讓S90 D4跟上兩位對手腳步,成為一位值得關注與期待的新興戰力。


520d Luxury 規格諸元表 


引擎型式:直列四缸DOHC 16V柴油渦輪增壓 
排氣量:1995c.c.
最大馬力:190hp/4000rpm
最大扭力:40.8kgm/1750rpm
驅動方式:後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八速手自排
0-100km/h加速:7.5秒
極速:238km/h
煞車結構:前後碟煞
前懸吊結構:雙A臂
後懸吊結構:多連桿
輪胎規格:245/45R18
車身尺寸:4936mm x 1868mm x 1479mm
軸距:2975mm
車重:1560kg


S90 D4 規格諸元表 


引擎型式:直列四缸DOHC 16V柴油渦輪增壓 
排氣量:1969c.c.
最大馬力:190hp/4250rpm
最大扭力:40.8kgm/1750~2500rpm
驅動方式:前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八速手自排
0-100km/h加速:8.2秒
極速:230km/h
煞車結構:前後碟煞
前懸吊結構:雙A臂
後懸吊結構:單體式
輪胎規格:255/40R19
車身尺寸:4963mm x 1879mm x 1443mm
軸距:2941mm
車重:1754kg
油箱容量:55公升

E220d Avantgarde 規格諸元表


引擎型式:直列四缸DOHC 16V柴油渦輪增壓 
排氣量:1950c.c.
最大馬力:194hp/3800rpm
最大扭力:40.8kgm/1600~2800rpm
驅動方式:後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九速手自排
0-100km/h加速:7.3秒
極速:240km/h
煞車結構:前後碟煞
前懸吊結構:多連桿
後懸吊結構:多連桿
輪胎規格:225/55R17
車身尺寸:4923mm x 1852mm x 1468mm
軸距:2939mm
車重:1680kg
油箱容量:50公升
這篇評測應該是符合蠻多購車族想看的,讚
不過如果能附上文章中這三車的售價會更好,
畢竟有些配備與級距差異蠻大的
如果硬要選一台的話
我會選Volvo S90 D4
三台車中主被動安全配備最豐富
還有搭配半自動駕駛
另外兩家還要選配
都買這種車了
安全性也要顧一下
柴油引擎做工粗糙..多金主花那麼多錢買享受為何不買汽油引擎呢?這些做高價房車的車廠想法也是令人費解!
雖然我不是正義魔人
但這張照片確實不妥,那麼明顯的雙黃線

pyrite wrote:
雖然我不是正義魔人...(恕刪)


哈囉!

為了拍攝雙車動態,我們選在一條雙線單行道進行拍攝(位於木柵環保公園附近),不會是採用逆向這麼危險的方式啦~

-馬克- wrote:
哈囉!為了拍攝雙車...(恕刪)


S90的內裝有股IKEA的FU~~
豪華汽車代名詞已經改為 2B1V 了嗎...


不得不說V牌的車這兩年真的進步很多


這樣一拉下來比,除了S90在主動安全有優勢外
內裝跟豪華品牌完全靠不上邊
土豪味跟設計感差很多
豪華好像有很多種詮釋的方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ergusqu1wr 的頭像
    fergusqu1wr

    peterdavamb

    fergusqu1w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